自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就备受大家的关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形势如何?到底什么是冠状病毒?疫情是否可防可控?
武汉新型肺炎病例新增136例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凌晨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通报:2020年1月18日0—24时,治愈出院5例,新增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0—22时,治愈出院1例,新增病例77例。我市在不断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运行的基础上,按照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筛查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检测方案,优化检测流程,加快了检测速度。国家、省市专家组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研判,1月18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9例,1月19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7例,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136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70例;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89岁;发病日期均在2020年1月18日前;首发症状大多为发热、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根据新修订的诊疗方案,患者病情按照轻、重和危重进行分类,其中轻症100例、重症33例、危重症3例(其中死亡1例)。新增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正在深入进行,其密切接触者也在追踪中。截至1月19日22时,我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70例,其中轻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 81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27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90人,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我们将继续对新发现的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采样检测。
北京大兴区卫健委:确诊2例病例 有武汉旅行史
20日凌晨,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健康大兴 发布通报称:
我区医疗机构接诊的两名有武汉旅行史的发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及专家组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两名患者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无呼吸道症状,病情平稳。我区已对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情况。
广东省卫健委:确诊1例病例 曾到武汉探亲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为66岁男性,现居深圳,2019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2020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日转至深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省、市疾控中心采用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18日,标本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核酸复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内容,对该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专家组一致同意将该病例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现患者病情稳定。广东省已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
当前,广东省正全力救治患者,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密切接触者跟踪管理,强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做好农贸市场管理,取缔违法售卖野生动物行为,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而此次武汉发现的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防可控,传染源尚未找到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国家卫健委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继续做好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疫情。
专家: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专家表示,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发时期。专家提示,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和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有咳嗽、喷嚏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衣物遮挡口鼻以减少病菌传播。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
原创文章,作者:赵桂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rcn.com/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