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道: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
7月16日入伏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了!
将开启“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
所谓“入伏”就是指进入到三伏天
三伏天是夏至日往后数的
第三个“庚日”
“夏至三庚数头伏”便是此意了
因为“伏”表示
“暑气潜伏于地”之意
所以入伏就代表着这一年中
最热的时候到了
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
从7月16日(今天)入初伏
一直持续到8月24日出伏
可谓是漫长又难熬啊~
不过一想到今天有饺子吃
再热也不是问题啦~
俗话说得好
“头伏饺子二伏面”
入伏吃饺子
也是许多地方的一种传统习俗
因为一到夏季
人们的胃口都不是很好
而饺子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又因有“好吃不如饺子”的说法
这一来二去的
在头伏这天吃饺子也成了入伏的传统
除了入伏吃饺子外
在三伏天的天气中有些禁忌
小编在这儿提醒您
毕竟啥啥都没有
咱身体健康来得重要

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大家都怕热,不少人都会选择在室内关闭窗户开着空调降温解暑。其实这样反而会更加潮湿闷热,在通风差的室内也更容易引发中暑。
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久而久之屋内空气质量会变差,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即可。
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中我们身体的出汗量多、精力消耗大,人也比较容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在三餐时都会选择吃点蔬果了事。
但这样反而不好,因为营养的不全面,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疾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建议:
① 果蔬不能少,可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芹菜等;
② 补充适当蛋白质,适当吃些瘦肉、鱼、鸡蛋等;
③ 多吃谷物,因为出汗会使我们的身体缺乏B族维生素,而谷类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
忌冷风对着吹
天气炎热,我们也容易贪凉。尤其是从室外进到室内的时候,站在空调或是风扇面前就不愿意动。
长时间直吹不仅会引发感冒等疾病,而且也会使我们的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在气温较低的室内最好搭一个披肩。
忌大口急喝水
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我们也很容易口渴。这个时候许多人会情急下而大口急喝水,虽然缓解了口干,觉得身心舒畅,但是这反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无益。
大口急喝水,水分会快速稀释我们的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对患有冠心病、心脏病的患者更为危险。
建议:每次喝水不超过200ml左右,以温开水为佳,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少量多次补水。
忌冷饮不离手
作为夏季解暑必备的冷饮和冰淇淋,切不可大量贪吃,适当吃可以解暑,吃太多则会伤身。
冷饮会使咱们的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容易引起黏膜水肿和糜烂。
建议:少喝冷饮,温白开水是最健康的夏季饮品。
忌冲冷水澡
夏季炎热有不少朋友会冲冷水澡缓解燥热,但是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不良反应。
婴幼儿、老年人、经期或孕期女性、持续加班者、坐骨神经痛或关节炎患者、对冷过敏者尤其不能用冷水洗澡。
建议:洗澡水稳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35℃~40℃为宜;洗澡时间也不宜过久,10~15分钟即可,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
忌整天不出汗
虽然说夏季出汗过多不好,但是不出汗也不行。不要怕热就不运动,或是在空调房里呆上一天。
夏季中还是要适当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平衡体温。
建议:适量运动,但不宜剧烈。
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天时节天气热,我们很容易疲倦,而且夜晚由于温度的原因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所以有条件者中午最好睡一个午觉,以保证下午精力充沛,同时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时间不宜过长,15~30分钟即可,午睡后可轻微活动一下,再喝一杯温水。
忌情绪激动
夏日炎炎,我们更容易心浮气躁,但激动的情绪伤神又伤身。
生气时血压会上升,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会高很多,如果是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情绪波动会更加危险。
建议: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态,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坏情绪让心情平复。
入伏天除了吃饺子外
上面提到的这些入伏禁忌
您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哦
原创文章,作者:赵桂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rcn.com/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