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芒种的“芒”字,
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
芒种的“种”字,
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简单地说,芒种时节就是
收割麦子,播种稻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来了,
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麦熟季节
芒种一词,始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时节,正是收麦养稻之时。
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长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获。
“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麦子等有芒作物进入成熟期,气温逐渐升高,盛夏大幕开启。
夏木荫荫,螳螂破生。芒种已然是中年人,已有小小的收获,但还有更多的小小希望需要种下去,因为时间不等人。
从芒种开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万物疯长的旺季。从芒种起,要多在室外走动,身心的补养会好过以往;千万不要犯懒,因为如果错过一天,就有可能错过一季。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古人说,螳螂不生出,这叫阴气灭息;伯劳鸟不叫,说明政令不行而奸邪逼人;反舌鸟还在叫,定有巧佞之人在君侧。
一“收”一“种”,道出芒种的节气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人生,种好才能收好。
送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民间会在此刻举办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内心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祭
每到芒种,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各种形状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煮梅酒
我国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人们会在芒种日煮梅酒。早在三国时期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另外,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前后,今年的端午节就在阳历6月7日,在芒种后一天,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为了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
芒种养生技巧
芒种时节饮食调理一般集中在:养阴生津、防湿热困脾、清热祛湿、健脾养肝、健脾益气。芒种季节养生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那么芒种养生吃什么呢?
一是“吃苦”味食物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是“喝酸饮”
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古有“芒种之日,不独美人惜花,更有英雄煮”之说。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熟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日本最古老的医书《医心方》上也说“梅可断绝三毒”,对治疗食物中毒、中暑和喝冷水导致的腹泻很有效。可见这“青梅煮酒”,不仅是“论英雄”的助兴品,更具保健功能。据说在盛产青梅的南京溧水县,至今还保留着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的习俗。
三是吃“养生粥”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
芒种提醒着人们,到了这个时节理应收麦种稻,播下希望的稻谷,才能在秋日有更好的收获。而当梅雨来临时,何不煮酒共话,与友人闲坐,唯有静下心,才能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随处都是惊喜,而我们总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梅雨时节也有独特的美景。
原创文章,作者:赵桂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rcn.com/6416.html